行业资讯

程瑞:打造普惠金融生态 共建小微信贷合理边界

日前,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受邀参加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第7期“普惠大视界”。程瑞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小微信贷市场结构不均衡,头部小微供给过度和长尾小微供给不足两大问题并存。如果行业重视小微信贷的适当性问题,银行与非银各类机构合作参与,为不同层次的小微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市场一定能够动态解决不均衡的矛盾。


行业共建小微信贷合理边界

解决市场结构性问题


当前小微信贷总量层面的“融资难”已得到初步解决,程瑞认为,结构化、细分化的局部矛盾突出。一方面,以小微占比达80%的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长尾小微,其信贷覆盖度仅为1/5左右。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银行面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考核要求,受经营惯性以及风控制约,不断加大对优质小微的信贷投放,导致局部供给过度。


摄图网_500849391_banner_算盘银币纸币现金(企业商用).jpg


在勤劳肯干的前提下,“人人可贷”当然是好的,但不同的小微还需匹配不同的服务。金融机构因材“授信”,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务,无疑有助于解决两大结构性问题。程瑞认为,如果重视小微信贷的适当性问题,市场长期内能够动态地解决小微信贷领域的结构性不均衡。


宏观政策层面,在解决小微信贷领域的结构性不均衡的过程中,政策端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市场划定边界,即明确界定不能逾越的底线,二是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即确保各类需求都可以公平地被差异化的主体、用差异化的方式来满足。


中观行业层面,有能力的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要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发挥自身拥有的优势,避开短板。有能力的大行加快金融科技发展,开发全周期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中小银行则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小微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第三方来弥补风险,如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其本质上解决的是资金方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承担意愿的不足。


微观机构层面,资金方与优质的风险解决方案提供方、科技解决方案提供方这三类机构合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不同类型的银行、非银主体,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为不同层次的小微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最大程度上覆盖小微企业的不同信贷需求。


从业机构应战两大挑战

优化小微信贷服务


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如何落实适合的产品服务并在过程中不断优化体验,提质增效,依旧是银行、非银机构的共同升级目标。程瑞认为,从业机构要面对扎实的内功、开放的心态这两大挑战,优化小微信贷服务。


摄图网_500899626_banner_贷款(企业商用).jpg


一是锤炼内功,即机构自身的核心能力建设。从小微服务流程来看,首先是触达能力,即如何找到有信贷需求的小微,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也可以通过线下队伍,不同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分层体系。其后是识别能力,包括识别小微的身份、风险、意愿,判断其未来的经营状况等。之后是风控能力、贷后管理能力和持续的客户经营能力等。


二是开放心态,即行业层面的优势分工协作。从小微信贷供给来看,不可能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像四大行一样具备独立、全流程服务所有风险层次小微的能力。对于中小型银行,需要充分开放生态系统,与非银机构、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能力共享。

(来自: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