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工信部、央行发声!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125164115.jpg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韧性足


今年以来,工信部积极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取得积极成效。据梁志峰介绍,今年培育了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30家,是前两批总数的1.5倍,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11.7万家。


整体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韧性足,呈现逆势增长势头。据工信部对1000余家“小巨人”企业跟踪显示,2021年1-9月,“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1.6%、67.9%,比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利润总额增速分别高8.8个和35.4个百分点,“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4.2%,比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高8.2个百分点。徐晓兰介绍称,近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有13个项目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申报的。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微信图片_20211125164515.jpg


谈及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情况,邹澜表示,到今年10月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获贷率超过七成,户均贷款余额为7526万元,小微企业融资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态势。


另外,梁志峰介绍,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经安排35亿元,支持1300多家“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安排30亿元继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减补政策。同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在发挥引导作用。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设立16支直投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将近600个,投资金额大约有210亿元,今年投资初创期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数达到75%,引导了社会资金投早、投小、投创新。


微信图片_20211125164558.jpg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以下简称《实施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其中,《实施清单》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涵盖财税支持、信贷支持、直接融资支持等在内的10项实事、31条具体任务;《若干措施》围绕打造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良好生态,聚焦创新引领、融资支持、数字化发展、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提出了11个方面、34项举措,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梁志峰表示,将重点推动落实好上述两个文件,联合财政部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运用,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创新支持,以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行稳致远。


综合施策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为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推动缓解成本上涨压力等9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徐晓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通知》落地生效,提升中小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加强政策落地生效。推动各相关部门、各地区按照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纾困举措,确保各项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加大政策宣贯力度,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强化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调研,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关注新问题、研判新趋势,加强政策研究储备,推动适时将部分阶段性惠企政策转化为可长期实施的政策,不断提升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进一步稳定中小企业发展预期和信心。


三是加强政策监督评价。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将政策落实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引导地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工作,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落地生效。


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邹澜介绍,从总量上来看,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6.7%。从覆盖面来看,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217万户,同比增长34.1%。从贷款利率来看,在2020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继续稳中有降,10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4%,比2020年12月下降0.14个百分点。


梁志峰还介绍,根据工信部问卷调查,42.1%有贷款企业反映享受到了优惠利率。


对于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邹澜介绍,2020年至今年10月,银行累计对14.4万亿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其中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8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1万亿元。


针对近期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邹澜表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准备着重从三个方面继续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用好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将优惠利率传导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推动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统筹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接续,同时重点关注延期贷款、信用贷款的质量情况,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三是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金融机构内部资源配置和考核激励。加强科技手段运用,大力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推动信用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等配套机制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


未来如何保证金融资源持续流向制造业、小微企业以及绿色发展等这些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


微信图片_20211125164918.jpg


邹澜表示,金融部门下一阶段将持续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资源配置,强化外部激励约束,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资源投向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一是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加强对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


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坚持点面结合、长短结合,做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融资支持,并推动提升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宏观审慎评估考核激励作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规模,实施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三是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效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及时满足符合条件的煤电煤炭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发挥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作用,着力提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基础上,通过提高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四是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金融资源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推动完善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优化地方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提高信息共享质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

来源:金融时报